apache端口被异常占用导致无法启动的解决方法

说明:在安装LNMPA一键包时候会出现因端口被占用而导致Apache无法启动的问题,一般一键包Apache默认端口是88,具体以错误提示信息为准!如Address already in use: make_sock: 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127.0.0.1:88最后面的88即为被占用端口。

1、检查88端口被哪个进程占用

netstat -lnp|grep 88   

此时可以看到使用该端口的进程,后面都有LISTEN xx/yy 此信息,xx即为进程号

2、查看进程的详细信息

ps xx  #xx为进程号

3、杀掉进程,重新启动apache

kill -9 xx        #杀掉编号为xx的进程(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)
service httpd start #启动apache

Linux中tar解压缩命令详解

语法:tar [主选项+辅选项] 文件或者目录

使用该命令时,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,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,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,可以选用。

主选项:

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。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,就要选择这个选项。相当于打包。
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。相当于拆包。
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,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。

特别注意,在参数的下达中,c/x/t仅能存在一个!不可同时存在!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。

辅助选项:

-z :是否同时具有gzip的属性?亦即是否需要用gzip压缩或解压? 一般格式为xx.tar.gz或xx.tgz
-j :是否同时具有bzip2的属性?亦即是否需要用bzip2压缩或解压?一般格式为xx.tar.bz2  
-v :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!这个常用
-f :使用档名,请留意,在f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!不要再加其他参数!
-p :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(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)
--exclude FILE:在压缩的过程中,不要将FILE打包!

例如:
1、将整个/etc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/tmp/etc.tar

tar -cvf /tmp/etc.tar /etc    #仅打包,不压缩!
tar -zcvf /tmp/etc.tar.gz /etc  #打包后,以gzip压缩
tar -jcvf /tmp/etc.tar.bz2 /etc  #打包后,以bzip2压缩

特别注意,在参数f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,我们习惯上都用.tar来作为辨识。

2、查阅上述/tmp/etc.tar.gz文件内有哪些文件?

tar -ztvf /tmp/etc.tar.gz

由於我们使用gzip压缩,所以要查阅该tar file内的文件时,就得要加上z这个参数了!这很重要的!

3、将/tmp/etc.tar.gz文件解压到/usr/local/src目录下

cd /usr/local/src
tar -zxvf /tmp/etc.tar.gz

4、在/tmp目录下,将/tmp/etc.tar.gz内的etc/passwd解压出来

cd /tmp
tar -zxvf /tmp/etc.tar.gz etc/passwd

我可以透过tar -ztvf来查阅tar file内的文件名称,如果单只要一个文件,然后可以透过这个方式来下达!

5、我要压缩/home,/etc,但不要/home/dmtsai

tar --exclude /home/dmtsai -zcvf myfile.tar.gz /home/* /etc

6、将/home/usr2/file2文件打包到当前目录下的file2.tar

tar -cvf file2.tar /home/usr2/file2

Linux中zip和unzip解压缩命令详解

说明:zip文件在Linux里被广泛使用,这里说些zipunzip命令具体使用方法,未安装zipunzip命令的可参考:Linux 安装zip和unzip命令的方法

1、把/home目录下面的xx目录压缩为xx.zip

zip -r xx.zip /home/xx #压缩xx目录

2、把/home目录下面的xx.zip解压到zz目录里面

unzip /home/xx.zip -d /home/zz

3、把/home目录下面的abc文件夹和def.txt压缩成为abcdef.zip

zip -r /home/abcdef.zip /home/abc /home/def.txt

4、把/home目录下面的xx.zip直接解压到/home目录里面

unzip /home/xx.zip /home

5、把/home目录下面的xx12.zipxx23.zipxx34.zip同时解压到/home目录里面

unzip /home/xx\*.zip /home

6、查看把/home目录下面的xx.zip里面的内容

unzip -v /home/xx.zip

7、验证/home目录下面的xx.zip是否完整

unzip -t /home/xx.zip

主要参数:

-c:将解压缩的结果
-l:显示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
-p:与-c参数类似,会将解压缩的结果显示到屏幕上,但不会执行任何的转换
-t:检查压缩文件是否正确
-u:与-f参数类似,但是除了更新现有的文件外,也会将压缩文件中的其它文件解压缩到目录中
-v:执行是时显示详细的信息
-z:仅显示压缩文件的备注文字
-a:对文本文件进行必要的字符转换
-b:不要对文本文件进行字符转换
-C:压缩文件中的文件名称区分大小写
-j:不处理压缩文件中原有的目录路径
-L:将压缩文件中的全部文件名改为小写
-M:将输出结果送到more程序处理
-n:解压缩时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
-o:不必先询问用户,unzip执行后覆盖原有文件
-P:使用zip的密码选项
-q: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
-s:将文件名中的空白字符转换为底线字符
-V:保留VMS的文件版本信息
-X:解压缩时同时回存文件原来的UID/GID

Linux下wget远程下载文件命令应用详解

前言

我们在操作Linux VPS服务器的时候,无论是我们建站还是管理,甚至有其他项目需求的时候,对于文件的传输管理用的最多的肯定是wget命令。因为使用wget比我们用FTP上传和下载方便很多,而且效率和速度快,比如我们在操作两台海外VPS之间的站点搬迁的时候,普通的做法就是从A下载到本地,然后从本地上传到B服务器。如果用wget可以直接从A拖到B服务器中,之间的过程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可以完成。

1、下载单个文件

wget https://xx.com/xx

这个命令我们应该是常用的,比如在安装CMS的时候,直接下载文件包,解压后安装,比自己本地上传快很多。

2、下载重命名

wget -O xx.zip https://xx.com/xx

这个我们你可以下载远程文档,然后重命名。

3、限速下载文件

wget --limit-rate=500k https://xx.com/xx

比如我们限速500K下载

4、断点续传

wget -c https://xx.com/xx

对于大文件比较有用,可能因为网络而中断。

5、后台下载

wget -b https://xx.com/xx

如果文件比较大,或者有其他事情做,我们可以设置后台下载,这样就无需等待。

6、伪装代理名称下载

wget --user-agent="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6.1; en-US) AppleWebKit/534.16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10.0.648.204 Safari/534.16" https://xx.com/xx

一般我们操作下载可以知道我们是浏览器还是什么方式下载,但是用这个伪装的方法就判断不出来了。

7、批次下载多个文件

wget -i filelist.txt

我们制作一个filelist.txt文件,然后文档中放置多个文件需要下载。一行一个链接文件。

8、限制送文件大小下载

wget -Q5m -i filelist.txt

比如限制5M。

总结,以上8种wget命令是我们常用的方法,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参考,关于wget的用法远远不如此,我们还有其他的用户,比如FTP匿名下载、过滤格式下载等。

Linux VPS禁止PING简单设置方法

说明: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我们需要禁止ping,这里就分享个方法

1、修改文件

vi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 #将0改成1即可

或者我们直接写入设置禁止PING

echo 1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

如果是启动则是

echo 0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
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用这个方法会使得我们无法PING别人,别人也不好PING我们。这样从性能角度看,无法PING出可能不是太好。

2、修改iptables设置

iptables -A INPUT -p icmp --icmp-type 8 -s 0/0 -j DROP

通过一句话命令脚本,设置禁止PING,如果需要启动,则可以看下面

iptables -D INPUT -p icmp --icmp-type 8 -s 0/0 -j DROP

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别人不可以PING我们,但我们本机可以PING出。

Linux下mv命令的用法简析

说明:mv命令,是用于文件的转移(剪切)、重命名文件。

1、文件改名

mv xx.log xx.txt

这里是将xx.log改成xx.txt文件名

2、文件转移

mv xx.log file

将xx.log移动到file文件夹中。

3、mv常用的参数

-b :若需覆盖文件,则覆盖前先行备份
-f :force 强制的意思,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,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
-i :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时,就会询问是否覆盖
-u :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,且文件比较新,才会更新

Linux下cp复制文件命令应用详解

说明:cp命令在Linux VPS操作和应用过程中还是比较常用的,我们可以用来复制文件或者文件夹,重命名一个新的文件以及复制到其他路径中用于文件的转移。

1、复制root目录下的xx.jpg文件到 /wwwroot/web 目录中

cd /root/
cp -v xx.jpg /wwwroot/web/

2、复制 xx.jpg 文件变成xx.com.jpg文件

cp -v xx.jpg xx.com.jpg

Linux/Windows系统安装最新版JAVA教程

说明: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JAVA环境,这里博主就记录下安装过程。

1、获取最新版JAVA下载链接
首先进入JAVA下载地址:点击进入,再点击中间框框右下角的JDK Download按钮进入下载界面,然后点击Accept License Agreement,这时候就可以点击一下对应版本的JAVA JDK包,浏览器下载器会弹出来文件下载,这时候就可以复制下载链接了。

注意别直接将jdk包的超链接当成下载链接,这样下载会出错的。

2、Linux安装
这里CentOSDebianUbuntu等常见Linux系统都可以用以下方法安装JAVA

#下载JAVA JRE包,将你获取的链接替换到后面,下载链接通常为http://xx/jdk_linux-x64.tar.gz?AuthParam=xx
wget -O jdk.tar.gz http://xx/jdk_linux-x64.tar.gz?AuthParam=xx
#解压文件
tar -zxvf jdk.tar.gz
#记住这时候解压出的文件夹路径,比如目前为/root/jdk1.8.0_191

编辑/etc/profile文件:

nano /etc/profile

在后面添加以下代码:

#前2行后面的参数为解压出的JAVA文件夹路径
JAVA_HOME=/root/jdk1.8.0_191
export JRE_HOME=/root/jdk1.8.0_191/jre 
export CLASSPATH=$JAVA_HOME/lib:$JRE_HOME/lib:$CLASSPATH 
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JRE_HOME/bin:$PATH

使配置生效:

source /etc/profile

查看JAVA版本:

java -version

3、Windows系统安装
获取JAVA JRE包的方法参考上面,然后直接下载Win版本的点击安装即可。